本區老大公廟已超過150年歷史,位於嘉仁里樂一路76巷37號,與安樂路一段平行,由本所位址安樂路二段向市區方向前行約300公尺。廟碑記載為紀念即供奉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占據台灣北部淡水、雞籠(現稱基隆)、金包里(現稱金山)一帶時,被外族殘殺的先民;及早期先民唐山過台灣,為爭搶土地界線與灌溉水道引起泉、漳族群械鬥的亡魂。
自1855年,也就是清朝咸豐五年起沿襲中原中教習俗,以姓名輪值的方式,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行中元普渡,以祭慰先民,以血緣代替組籍的觀念,化解兩族長期的仇恨。百餘年來慣例在每年的中元祭由老大公廟開龕門揭開序幕,並以關龕門作為圓滿的結束。雖然不是很大的廟宇,但已成為基隆市信仰中心以及歷史悠久,為”歷史建築百景”的75名。香火鼎盛,尤其是中元祭,參拜民眾絡繹不絕。
為什麼稱作老大公廟?
老大公信仰其實是中國厲鬼信仰中的一環,因此,若要說明何謂「老大公」,則需先說明何謂「厲鬼」。「厲」或「厲鬼」一詞在中國古代,泛指那些在非正常狀況下去世,或無人葬埋、奉祀的死者。例如《楚辭》<九章>,便把「厲」解釋為無主孤魂。而在《左傳•昭公七年》中,子產說到:「匹夫匹婦強死(即”無病”,”被殺”之意),其魂魄猶能憑依於人,以為淫厲。…..鬼有所歸,乃不為厲」,這就是說,人死後若有所歸宿,能為子嗣所奉祀,就不會成為厲鬼,危害人間。
因此,古人奉祀厲鬼,即是希望他能在另一個世界獲致安息,不出來危害世人。 時至近代的台灣,仍然沿襲這樣的傳統觀念,對這類在「非正常狀態」下死去的無主孤魂都會立祠祭祀,在《淡水廳志》中就有記載,北部在清道光年間,許多地方就建立了「厲壇」來放置無人認領的骨骸,並加以祭祀之,而南部更早在康熙年間即有此類記載。
而黃文博先生在《台灣冥魂傳奇》一書中,則依照厲鬼的成因,把「有應公」細分為十三類,並將本文所要探討的「老大公」列歸於其中「戰亡有應公」(註2)這一類。「老大公」即是因漳泉械鬥時而死亡的厲鬼,而老大公廟的所奉祀的也就是他們,所以「老大公」其實就是「有應公」中的一類。另根據廖漢臣先生在民國五十三年於基隆所做的《基隆普渡調查報告》一文中的說明,認為「老大公」並不是一般大眾所認為的沒有姓名的孤魂,而是一群該市的開拓者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本市在地人除了稱孤魂野鬼為「好兄弟」外,通常也稱「老大公」。在我們基隆人認知中,「老大公」一詞其實與「好兄弟」是同義複詞。